屈原 Qu Yuan

testing
7th March 2019
  • Clan Name
    芈姓
  • 本名Orginal Name
    屈原
  • 别称Given Name
    屈平,屈子,屈正则
  • Courtsey Name
  • 號/别字Pseudonym
    灵均
  • 国家State
    楚国
  • 所处时代ERA
    战国末期
  • 民族族群Ethnic Group
    华夏族
  • 出生地点Birth Place
    丹阳秭归(今湖北宜昌)
  • 出生日期Birth Time
    约公元前340年
  • 逝世日期Death Time
    公元前278年
  • 官位Official Position
    左徒、三闾大夫
  • 著作/主要作品Main Work
    《离骚》《九歌》《九章》《天问》等
  • 主要成就Major Achievements
    内政上主张举贤修法,外交上力主联齐抗秦,文学上创作骚体新诗

屈原(约前343年-约前278年6月6日),芈姓,屈氏,名平,字原,楚国人(今湖北秭归),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[1],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,因以屈为氏,名平,官拜左徒,为楚王近臣[2]。


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,且有楚国第一诗人的美称,任三闾大夫,常于楚怀王商议国事,主张楚国齐国联合,共同抗衡秦国,多次反对楚怀王与秦国交好的举动。秦昭王在武关扣留楚怀王之后,继续辅佐楚顷襄王[3]。楚顷襄王六年(前293年)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。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,楚顷襄王大怒,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,屈原因此被驱除出郢都,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。历时十八年。然而,正是因为流放,使得屈原广泛地接触了底层的人民群众,也接触了丰富生动的楚国民间文化,留下来留下千古不朽绝唱《离骚》。[4]


楚顷襄王二十一年(前278年)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郢都,楚顷襄王被迫迁都。屈原虽日夜思念郢都,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而十分痛苦和悲伤[5],从行至长江边,作《怀沙》一赋。怀抱一石,投入汨罗江而死[6]。后世端午节吃粽子即是为纪念屈原。

屈原是楚国贵族 。精通历史、文学与神话,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;人聪明,口才好。司马迁《史记》说他是“博闻强志”,“娴于辞令”。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。左徒比楚国的宰相:令尹,只低一级。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,发布号令,对外接待宾客,应付诸侯。楚王很信任他,还让他草拟法令,又让他出使齐国,联齐抗秦。足见屈原曾是楚国兼管内政外交的重要官员。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,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。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、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。这批人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,而忽略了国家的长远利益。这批人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,左右怀王的言行。楚怀王,听信了谗言,渐渐疏远了屈原。

【参考文献】References

  • 1
    tetete, (2021, Jul 13),testing refer1333